个人日志

观《甲午大海战》有感

《天演论》里有一句话,也是这部电影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:世间万物,优胜者生存,民族国家也是如此,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,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。

看完这部电影,深深领悟到了这句真理。心中有无限感慨,暂且用寥寥几千字的文章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。

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,都有其衰亡和兴起的缘由。统治阶级若腐败、自大、不思进取,必将导致民族和国家的衰亡;反之,若清廉、自谦、积极进取,那么,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的兴盛和富强是早晚之事。很不幸,近代的中国充当了前者,而日本成为了后者。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,这是国耻。今年又逢甲午年,回顾历史,是有必要的,也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。

其实清朝还是存在有识之士的,1877年,也曾派了一批少年远赴英国留学。只有走出去,才能意识到本国的落后。我想,这是当时那批少年的心声。如果说当时全中国都是一滩死水,那么这批留学生是仅有的那一股激流。可是他们的力量挽救不了整个民族,一个被迂腐的慈禧太后统治的民族。那是一个巨大的讽刺:学成归国的他们驾着铁甲舰去向日本示威,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—--击毁停泊在港湾的日本战舰,却因为只有丁军门才可以下令开战,没有听从外国军官的意见,而白白丧失了。这既是中国军事管理体制的问题,也说明了中国人迂腐,看不到战机。如果说这一炮击毁了日本战船,那么中日乃至世界的历史都会改写。

中国的落后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清政府的迂腐,慈禧的迂腐。自从清政府购入两台铁甲舰之后,海军实力一直停留在原地。买第一批铁甲舰的时候,李鸿章明着暗着筹集海军经费才买到,因为慈禧并不重视海军力量的壮大,不愿意拿出资金;而与此同时,日本天皇让政府官员一起出资,连自己也捐出薪俸作为海军经费。就凭这一点,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就已注定。当得知英国愿意卖给中国最新式的战舰时,邓世昌甚是高兴,可谁知慈禧却因为要办60大寿而把这事搁浅,还自大地说近年来虽然没扩建海军海上还是很太平,殊不知一场恶战即将爆发。而日本,虽然也没经费去购买,但是他们意识到了海军的重要,天皇愿意一天只吃一顿饭,也要竭尽全力去购买新式战舰。一个不思进取,一个不断扩充自己的海军实力。我想,这就是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吧。

1894年7月25日,一场早已预料到的恶战终于爆发。结局可想而知,中国无疑是战败的那一方。这是我们都知道的,但这部电影直观而讽刺地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战败的原因。结合历史,从战前、战中两方面分别来论诉。

战前,中国因为实际最高统治者----慈禧要办60大寿,把国库的钱都占用,却不顾海军经费;而日本举全国之力,甚至连最高统治者----天皇也捐出自己的薪俸,也要保证海军经费。慈禧认为海军没必要扩建,而日本明治维新,短短数年就把海军实力提高起来。清朝官员普遍碌碌无为,而日本官员虚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、思想、体制。中国封建思想顽固,一味强调“面子”,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----要开战可以,但千万不能先开炮,以免落人口实;而日本有着先进的作战思想,“不宣而战,偷袭正是我们的特长”。

战中,中国驾着12艘老式铁甲舰,而日本虽然也只是12艘,但却有着新式战舰,射击速度有很大的优势。中国阵型混乱,各自作战,而日本指挥得当,阵型作战。中国弹药缺乏,还有很多是劣质,可笑的是新补给的炮弹却装不上大炮;而日本弹药充足。中国饱受列强欺负,士气低下,而日本军舰上军哥缭绕,士气高昂。

有这么大的差异存在,中国岂能不败。

中国人的海权观念一直都很淡薄,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,也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传统。邓世昌的一句话警示着国人:每一场海战,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。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,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,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,必然要在海上吃亏。致远,就是走向大海深处,走向深蓝。可是,整个民族仍然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,也需要一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。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。

纵观这部电影,始终围绕着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主题。邓世昌去英国接留学生回国时,就被英国人挑衅了;去日本示威时,国人被日本武士乱杀;慈禧也说过一句话:“以前西方列强欺负我们也就算了,现在小日本也敢来撒野!”国力岂以领土大小论之,清朝强大的外表下,是虚弱的身躯,而日本,早已不可与昨日同语。国人的浑浑噩噩,必然导致国家的浑浑噩噩,而国家的落后,也必将导致国人的被欺辱和麻木。民族凝聚力、向心力、自豪感的丧失,国家将会永远地陷入恶性循环之中。

回顾历史,我们重忆国耻,这段艰辛的岁月,留给我们的是难能可贵的教训。或者说,正是这一场惨痛的败战,唤醒了国人。同样,在当今这个社会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的历史时期,这些教训也是极其可贵的。

在巩固经济基础的情况下,完善上层建筑。若不是小农经济束缚了百姓,经济不会那么落后,国人也不会那么麻木;若不是上层建筑漏洞百出,也不至于买一艘新式战舰的经费也不批准。还记得李鸿章说过一句话“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不错了”,一个政府腐败、国人浑噩的国家,能不落后、能不挨打吗?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,同样要避免发生这些问题。近年来,反腐倡廉一直都在进行,这是一个好的做法。毫无疑问,有官员的存在,就一定有腐败问题的存在。为什么?人之本性----强大的私欲。这就要从下面一点来论述了。

教育国人,永不停息。我们知道,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,这是国人的觉醒,试想,若这场革命早一些爆发,甲午战争,谁胜谁负,就说不定了。一个思想解放的民族,必将是世界上走在前列的民族。封建主义存在了上千年,即使是今日,也还存在封建残余,那种封建保守的思想还存在,并且将长期存在下去,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问题。教育国人,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,培养民族意识国家观念,增强中国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斗志,如果全中华儿女的素质提起来了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。

注重对少年人才的培养。甲午战争中,好在还有一批留学生迎战,若不是培养过这批留学生,在海战中奋勇抵抗,《马关条约》恐怕不只是割点地、赔点款了,那将是一个国家的陨灭,一个民族的灭亡。若是多培养一些、甚至全民培养,甲午海战,或许就是中国的胜战了。梁启超曾言: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,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,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。一个国家的少年,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。建设社会主义、实现伟大复兴,不仅需要先烈们的努力、当今我们的努力,更需要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努力。

对外开放,对内改革。清朝长期沉睡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,却瞧不起西方技术。结果鸦片战争,中国惨败,被西方用枪炮打开了国门。同样,甲午战争也正是因为慈禧未重视新式战舰而遭遇惨败。仅依靠封闭的小农经济是不可能变得强大的。同时,要对内进行改革,朝廷命官千千万,却只是养兵千日,用兵时各自为营,不听命令,以致邓世昌等候多日也不见援兵,最后以身殉国。当下,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虚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、思想、制度,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,与时俱进,与世界接轨。

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反省和整改。对于个人如此,对国家和民族更是如此。一个懂得吸取教训的民族,必将是进步的民族,必将是未来世界的赢家。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。回顾历史,多少中国人用鲜血来唤醒整个民族。如今,我们已经接下了历史重任,中国的未来交给了我们。勿忘血的教训,以史为鉴,面向未来,做一个明智的接班人,等到国人全然醒悟,全民积极进取,中华之崛起、民族之复兴,便指日可待。
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[ 彼岸临窗 ] 享有,未经作者书面授权,禁止以任何目的、任何形式转载,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,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。

▋ 发表留言